首页>重点项目>ESG要闻
国资委布局“ESG 时代”,央企上市公司们准备好了吗?
2022-06-15来源:全国产业与金融创新平台

  2022年5月27日,国务院国资委制定印发《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工作方案》”),对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作出了详细部署。《工作方案》将国内环境、社会及管治(“ESG”)管理及信息披露要求又提高了一个层级,提出要求“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探索建立健全ESG体系”:


  01

  进一步完善ESG工作机制,提升ESG绩效,在资本市场中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02

  积极参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ESG信息披露规则、ESG绩效评级和ESG投资指引;以及


  03

  推动更多央企上市公司披露ESG专项报告,力争到2023年相关专项报告披露“全覆盖”。

  此《工作方案》的推行,即要求所有央企上市公司均需要在2023年披露ESG报告,同时也以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为领航员,拉开了中国特色ESG之路的序幕。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统计,在2021 年A 股年报中,1400 余家A 股上市企业独立发布了ESG 报告,国有企业披露占比为49%,充分表现出已有部分国企正在以更积极的态度接纳ESG 理念,并进行了信息披露。

  对于尚未披露ESG报告的央企上市公司,甚至其他上市公司而言,目前有什么披露框架和指引可作为开展ESG管理、ESG信息披露工作的参考呢?

  ESG介绍及披露指引

  “ESG”分别代表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这三个领域,是用于衡量上市公司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标准。在目前的资本市场,投资者可以根据企业披露的ESG信息判断企业的投资价值,因而“ESG”已经成为了影响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

  目前国际上ESG理念及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各国际组织和交易所关于ESG披露和报告的规定,各评级机构对企业ESG的评级以及投资机构发布的ESG投资指引。例如,香港联交所目前规定在港上市企业须与年报同步刊发ESG报告。为进一步提升ESG披露信息的质量,香港联交所于今年3月份刊发了《2021年上市委员会报告》,其上市委员会主席白礼仁表示今年将继续致力于提升ESG标准及气候披露。

  沪深交易所也纷纷采取行动,将ESG披露要求写入上市规则。今年1月7日,上交所和深交所各自更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2年修订)》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2年修订)》。在此基础之上,为了加强对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监管力度,沪深交易所还各自明确了更加细化的规定,若公司存在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和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的违法行为,情节恶劣者,将被终止上市。虽然表述各有不同,但上述交易所都对环境污染防治、排放物、节能减排、社会公益事业、职工权益、供应链管理、客户与消费者权益、投资者关系、内部审查、公司治理架构等做出了披露要求。上交所及深交所还就企业参与扶贫攻坚工作做出了具体要求。小编认为,在这一系列更加完善严格的制度之后,是我国对ESG体系搭建的过程和决心,也预示着未来国内将会有一套更加公开透明且符合中国特色的ESG评估及监管体系。

  结语

  小编认为,在越发完善的ESG体系建设之下,面对不断提升的ESG信息披露要求及不断加强的监管力度,企业将同时面临压力与机遇。首先,为了提前为将来上述交易所对ESG报告做强制披露并采取监管措施做准备,企业应迅速做出响应,结合自身发展需要设立ESG工作组负责企业内部ESG工作的推行并着手ESG报告的编制,按照交易所指引准确且详细的披露ESG相关信息。其次,对于寻求更高标准的行业尖端企业,可以根据各类国际标准不断优化企业自身业务及内部管治,以获得各国际评级机构给出的高分认证。如需了解更多,欢迎与我们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