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重点项目>ESG要闻
从证监会的信号展望中国企业ESG未来走向
2022-04-24来源:新浪新闻

  从证监会的信号展望中国企业ESG未来走向

  随着ISSB发布ESG披露体系,期望整合全球的标准,中国市场监管机构、参与者和观察者也越来越意识到ESG的重要性。作为全球对ESG议题高度关注的回应,4月以来,中国证监会连续向市场发出了有关中国ESG发展的两大重要信号。

  信号1:采纳国际可持续性标准委员会(ISSB)的标准存在可能性

  4月20日,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对ISSB计划年底颁布ESG披露准则做出评论。证监会认为这套标准可能被全球采纳,且对中国企业影响巨大。目前中国境外上市公司数量增加,美国、瑞士、德国等国家都极有可能在两年内采纳ESG国际披露准则,中国企业要去上市就要按照规则披露,如果不披露则无法上市,也无法获得国际资本的支持。因此ESG披露对企业海外融资有着重大影响。中国企业应当对ISSB的标准高度重视。回应这一举措,证监会表示下一步要做的事就是制定准则强制披露。

  ISSB的准则发布于今年3月31日,准则包含两个子项,一个是关于可持续性的一般披露,另一个是关于气候变化的专题披露。目前ISSB准则正处于意见征询阶段,预计年底会依据征询意见颁布最终版。中国企业目前对于信息披露的认知仍处于较浅层次。ESG信息披露涉及到基于基础数据的多层次统计和计算,以碳排放数据为例,不仅要统计公司所用电力,而且要区分电力的不同来源,因为普通电力和绿色电力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并不相同。基于用电数据统计出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是一个数据收集、管理、筛选、验证等多步骤的过程。为了适应全球标准,中国企业需要提升披露水平,技术条件也需要改善。

  信号2:将ESG纳入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沟通内容中

  4月15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指引》,该指引自5月15日起施行。指引明确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IR)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责,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在沟通内容中增加上市公司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信息。这是证监会首次在投资关系指引中引入ESG信息,上一版指引文件发布于2005年。2018年证监会对《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进行修订,其中强调上市公司应当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确定了ESG信息披露的基本框架,因此本次新指引要求进一步增加和丰富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内容和方式,适应新发展理念。

  投资者关系是连通企业和投资者的重要渠道。根据2020年商道纵横与负责任投资原则(PRI)联合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国内外40家机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沟通中面临的主要障碍,在于IR人员配置缺乏ESG认知,导致投资者难以通过其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优化投关管理纳入ESG信息,将促使企业向更加可持续的业务模式转型,也有利于投资者践行ESG投资理念。

  当前的ESG披露现状

  据证监会数据,2021年,近九成上市公司召开业绩说明会,1/4的公司披露ESG或社会责任报告。A股上市公司发布 ESG报告数量为 1091 份,占沪深两地上市公司总数的24.05%。从整体来看,上市公司 ESG 信息披露数量有所提升,但质量往往良莠不齐。风险揭示不充分、定量信息匮乏这两个问题依旧存在。

  MSCI ESG 业务全球负责人布莱恩德(Remy Briand)曾在一个采访中表示,中国内地交易所推出ESG指引是必要的,而且越快越好。就减排来说,国内仍处于初期阶段,存在脱节现象,具体表现是央行等监管机构对碳中和非常积极,但不少企业和资管机构仍觉得有更多时间准备。同时,多位国际资管机构投资经理也表示,由于部分中国企业的 ESG 信息披露不足,推动ESG评级存在一定困难。所以,强化信披将有助于吸引更多国际资金配置中国股市。

  基于证监会释放信号的两个启示

  国际标准正在孵化,国内强制披露尚未施行,企业有充分时间了解ESG数据管理的最佳形式。正如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所说,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信息和数据等相关基础条件相对于发达国家稍差的现实情况,但是在ESG方向上,中国和其他国家是一致的。如同国际会计准则的采纳过程,ESG信息披露标准也有相应的适应流程。而在此时,企业需要关注信息披露水平的提升、掌握ESG数据管理的基本知识,配备相关基础设施包括人员配置、内部数据库、以及ESG信息管理技能等。

  投资者关系管理,不应当局限于每年一份的报告,还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确保信息可及性与一致性。投资者关系是企业对内对外沟通的重要渠道,投资者对于ESG的关注会增加对于企业内部其他部门信息的需求,如人力资源部、法务部、采购部、运营管理中心等。投关管理需要构建一个快速响应,快速收集信息的体系,以应对投资者随时可能产生的数据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