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乡村振兴>经典案例
日本最美“零垃圾”小镇
2021-01-30来源:全国产业与金融创新平台

图片


上胜町,一个日本山村
因为「零垃圾」而被尊为“最美小镇”。
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呢?
在日本,有一个小山村
和许多偏远的山村一样
人口外流,严重老龄化

图片

65岁以上的居民超过一半
两成的人口已经80岁高龄
但这的养老院却因无老人而关门了
因为老人们都热衷于在网上卖树叶
赚钱都来不及实在没时间生病养老

图片

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卖树叶
生长在大自然里平凡无奇的树叶
这里的老人们靠卖树叶收入丰厚
共年入2亿6千万日元(相当于1400万元RMB)
人均每年能挣上千万日元 (相当于58万RMB)

图片

不得不令人称奇
什么样的小山村
能有这样的奇迹

图片

在老龄化社会问题严峻的日本
他们不但不必领取政府补助金
还个个欢天喜地地为国家纳税

图片

连微软和日本最大移动运营商 Docomo
都来寻求合作机会开发老人平板和软件
实现电子化流程,节省人力收益最大化

图片

而过去这里以林业和种植桔子为主
随着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
木材进口量急剧上涨影响本地销量
1981年一场罕见寒流带来毁灭打击
整个小镇经历包括观念的巨型转变

图片

这里就是
如今日本极富盛名的「上胜町」小镇
被评为了日本最美的十四座村庄之一

图片

虽缺少系统化垃圾回收体系
也没有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
小镇十几年来却率先解决了
令全世界都头疼的垃圾问题

图片

上胜町的居民几乎不生产垃圾
这里街头也找不到公用垃圾箱
全镇只设有一个垃圾回收中心
并要求所有回收须经分类处理

图片

就算是剩饭剩菜
交到回收中心前
也只能堆在家里

而他们分类垃圾的细致程度令人叹服
铝罐、铁罐、喷壶、金属瓶盖、衣服
上胜町的垃圾可回收类下有45个小类

图片

矿泉水瓶盖、贴纸、瓶身分开归类
连玻璃也得分有色玻璃和无色玻璃

图片

口红膏体属于「可燃物」
口红管则是「小金属物」
一只袜子算是「可燃物」
两只袜子属于「旧衣料」

就连牛奶盒也必须
折平、洗净、晾干

图片


垃圾回收中心工作人员时刻监督
居民的垃圾回收是否有投递正确

图片

除了严苛的垃圾分类
小镇还鼓励重复多次使用物品
比如小镇开设 Kuru - kuru 店铺
居民们可以免费交换闲置的旧物

图片

Kuru - kuru 工厂雇佣了不少工人
利用废弃物制作袋子、衣服和玩具
解决部分就业同时让资源充分利用

图片

镇上还有一个零废弃学院
是一个专业培训和宣传垃圾分类的学校
会举行许多宣传零浪费、零垃圾的活动

图片
图片

不得不提小镇标志性建筑零垃圾啤酒厂
涵盖仓库、啤酒厂、酒吧、BBQ 功能的
回收再利用生态体现

图片
图片

酿酒厂所使用的建筑材料
几乎都是来自回收的废料
其中一面高达八米的墙壁
由村民家废弃的窗户制成

图片

餐厅中庭悬挂着
五彩缤纷的吊灯
来自回收的瓶子

图片

建筑外立面的木材用的是
小镇木材工厂加工边角料
地砖从废弃房屋里收集来


图片
「回收」、「再利用」、「垃圾分类」
可以说这些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概念
已经完全融入了上胜町人的血液之中
已成了这个环保小镇的日常生活方式

图片
图片

但是,小镇的环保事业
一开始进展得并不轻松

90年代时的上胜町,并无垃圾回收概念
和大多数农村一样,居民处理垃圾方式
有两种:要么烧掉,要么直接扔进山里

图片
<sectio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 letter-spacing: 0.544px; text-align: justify; white-space: normal; min-heig